国际公认的可再生能源运动的发起人,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已展开相关推广运动,促成德国通过《可再生能源法》,成为一百多个国家相关法律的主要参考文本,启迪了无数科技创新与改良,深刻改变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,德国联邦大十字勋章和香港特区吕志和奖-世界文明奖得主,多次接受新华社等央媒专访。(二
毕业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,数学物理学博土;1981-2001年任教于吉尔吉斯国立大学,资深教授,后为该大学校董至今;2001-2015年先后在飞利浦公司、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和吉尔吉斯斯坦担任重要职务;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特聘教授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,是著名的上合问题专家,著有《中亚的经济崛起与大博弈的阴影》等,经常接受中国环球电视网专访并为中国日报撰写评论
1998年毕业北京外国语大学,硕士学位。1998年起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工作,其中2000-2003年被派往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工作。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、研究员。近年来发表1本专著、2本编著,在众多学术期刊及重要媒体上发表学术论文以及时事评论
威廉与玛丽学院文化学学士,纽约大学东亚研究硕士;先后任职任教于纽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,2015年起担任斯普林格编辑、高级编辑,负责经济、政治与商业范畴,帮助中国学者出版学术专著400余本
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政治学博士,研究方向为北极地区问题,聚焦于中俄北极外交研究。先后担任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教、讲师、副研究员,现任副院长、俄罗斯-中国研究中心主任
圣彼得堡人,俄罗斯科学院历史学博士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自1984年起供职于列宁格勒国立加里宁工学院(现彼得大帝圣彼得堡理工大学),现任人文学院国际关系教研室主任(2000-至今)。学术期刊《俄罗斯在全球》及《国际关系与文化对话》总编辑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五十余篇,出版专著、教材二十余部,包括《西欧国家政治地理学》,圣彼得堡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;中俄美三国在中亚地区的合作问题,《欧亚法律》,2016年第7...
安佰生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,曾在美国、瑞士等著名高校、研究机构作访问学者。先后任职于国家质检总局、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,长期参与中国世贸组织技术壁垒谈判工作,参与网信办、发展改革委、科技部、工信部等部门关于产业发展、科技发展、国家安全、食品安全、产品质量等规划、法律和政策的制定。曾于2009年1月至6月任发展中国家政府建组织南方中心(瑞士)Research Fellow,为其编写关于知识产权的研究报告,用...
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副主任,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、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、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,俄罗斯彼得堡大学国际关系系访问学者;主要研究领域为俄罗斯外交战略与大国关系;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议专家,教育部博士后基金匿名评审专家,山东省社科联评奖专家。主要研究领域为俄罗斯外交战略与亚太大国关系,在《当代亚太》、《东北亚论坛》、《现代国际关...